|
狗尾草_狗尾草圖片_狗尾草防治技術
狗尾草別名 谷莠子、莠、狗毛草、綠狗尾草、光明草、阿羅漢草、狐尾草; 狗尾草分布為害狗尾草禾本科,狗尾草屬;一年生草本植物。分布在各地,玉米、大豆、谷子、高粱、馬鈴薯、甘薯和果、桑、茶園,為害嚴重;亦為水稻性褐斑病及粒黑穗病的寄主,又為粘蟲和棉苗小地老虎的傳播媒介。 狗尾草形態特征穎果長卵形,扁平,長1.3-2.2mm,寬0.7-Imm,厚0.5-0.8mm,表面淺灰綠色或黃綠色,具點狀突起排列成的細條紋。胚芽鞘闊披針形,紫紅色,長2.5-3mm;片葉長圓形,長10mm左右,寬2.5-3mm,淺綠色或鮮綠色;第二片葉較長,葉舌為一圈1-2mm長的密集柔毛。莖直立或基部膝曲;葉鞘松馳裹莖。鞘口具柔毛。 葉片扁平,長10-20cm,寬0.8-1.5cm,先端漸尖,基部闊而稍孢莖,兩面及邊緣皆具極洲順刺毛。圓錐花序緊密呈圓柱狀,長2-20cm,穗軸多分枝,每枝生數個小穗,密集呈球狀;小穗長橢圓形,長2-2.5mm;外穎卵形,長為小穗的1/3,具3脈,內穎與外稃與小穗近等長,具5-7脈,內稃膜質,長為小穗的1/2。小穗基部具5-6條剛毛,長4-12mm,綠色、黃色或變成紫色。 狗尾草發生特點種子發芽適宜溫度為15-30℃。種子出土適宜深度為2-5cm,土壤深層未發芽的種子可存活10年以上。我閑北方4-5月出苗,以后隨澆水或降雨還會出現出苗高峰;6-9月為花果期。 一株可結數千萬粒種子,種子借風、灌溉澆水及收獲物進行傳播。種子經越冬休眠后萌發。適生性強,耐旱耐貧瘠,酸性或堿性土壤均可生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