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節節麥_節節麥圖片_節節麥防治技術
節節麥別名 山羊草、粗山羊草; 節節麥分布為害節節麥禾本科,山羊草屬;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。外來入僅雜草,在河北、山西、山東、河南、重慶、陜西、內蒙古和江蘇等省市的局部地區已經形成災害。 為小麥田惡性雜草。 節節麥形態特征幼苗暗綠色,基部淡紫紅色,新葉抽出時卷為筒狀,葉片呈條形;成株期莖稈較細弱,比一般小麥葉鞘緊抱莖,葉面密生絨毛。植株莖桿高20-40cm,少數叢生。葉鞘緊密包莖,平滑無毛而邊緣具纖毛;葉舌薄膜質,長0.5-1mm;葉片微粗糙,上面疏生柔毛。 穗狀花序圓柱形,含小穗7(5)-10(12)個,長約10cm(包括芒在內)。小穗圓柱形,長約9mm,含3-4(5)花;穎草質,長4-6mm,通常具7-9脈或可達10脈以上,頂端截平而其一、二微齒,外稃先端略截平,頂具長0.5-4cm的芒,具5脈,脈僅于頂端顯著,外稃長約7mm;內稃約與外稃等長,脊上具纖毛;、果期5-6月。 節節麥發生特點出苗有兩個主要時期,秋季出苗期主要在小麥播種之后于10中旬至11月初形成冬前出苗高峰,翌年2月下旬至3月仍有部分出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