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鴨跖草_鴨跖草圖片_鴨跖草防治技術
鴨跖草別名 竹葉草、打藍草、蘭花草; 鴨跖草分布為害鴨跖草,鴨跖草屬;一年生草本植物。分布在云南、甘肅以東的南、北各省區,是北部各省重要的春季一年生雜草,在廣東等南方各省則是多年生雜草。主要為害小麥、大豆、玉米、疏菜等農作物。 鴨跖草形態特征鴨跖草僅上部直立或斜伸,莖圓柱形,長約30-50cm,莖下部匍匐生根。葉互生,無柄,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,片葉長1.5-2cm,有弧形脈,葉較肥厚,表面有光澤,葉基部下延成鞘,具紫紅色條紋,鞘口有緣毛。 小花每3-4朵一簇,由一綠色心形折疊苞片包被,著生在小枝頂端或葉腋處;ū6片,外輪3片,較小,膜質,內輪3片,中前方一片白色,后方兩片藍色,鮮艷。茹果橢圓形,2室,有種子4粒。種子土褐色至深褐色,表而凹凸不平?糠N子繁殖。 鴨跖草發生特點生于潮濕地或林緣蔭濕處,農田、果園、溝邊、路旁等濕潤處多見。華北地區4-5月份,花、果期6-10月份。種子和匍匐枝繁殖。黑龍江5月上中旬出苗,6月始花,7月中旬種子成熟,發芽適溫15-20℃,土層內出苗深度0-3cm,埋在土壤深層的種子5年后仍能發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