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荔枝霜疫霉病_荔枝霜疫霉病圖片_荔枝霜疫霉病防治技術
荔枝霜疫霉病別名 荔枝霜霉病、荔枝疫病 荔枝霜疫霉病分布為害荔枝霜疫露病是荔枝主要病害,為害嚴重。發病率在20%以上,嚴重時達60%.造成大量的爛果、落果,春雨、梅雨季較長的年份,爛果率達30%-50%,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以及鮮果的儲運和外銷。 荔枝霜疫霉病癥狀主要為害嫩葉,為害初呈褐色不規則小斑點,擴大至黃綠色至褐色形狀不規則病斑;為害花穗初期只為害個別花蕾和花梗使之變褐色,嚴重時整個花穗變褐色、甚至干枯;為害果實從幼果到果實成熟、 貯運銷售階段均可受害。成熟階段為害重,發病初期多從果蒂開始,果殼表面產生褐色不規則病斑, 溫度較高、濕度較大時,病斑迅速擴大,使果殼大部分或全部變黑,果肉糜爛,滲流出酒酸味的汁液, 并不斷地傳播侵染,造成大量落果或果實大量腐爛。該病在為害各個部位的發病后期,病斑表面均可長 出白色霜狀物。 荔枝霜疫霉病病原病原為荔枝霜疫霖菌Peronophthora litchii Chen ex Ko et al.,屬鞭毛菌亞門。 荔枝霜疫霉病發病規律該病主要為害花蕾、花穗、果實、葉片,引起落葉、爛花、落果,尤以為害果實損失。該病以卵抱子在土壤中或病果上越冬,翌年春季,當條件適宜時,卵抱子萌發為游動抱子,借風雨、昆蟲和接觸傳播而侵染。影響該病發生的主要環境條件是溫度、濕度,在3-6月份,當溫度在13-25℃的春雨綿綿季節和悶熱雷陣雨天氣,該病病菌迅速傳播侵染,使病情惡化,引起爛花或嚴重落果。 荔枝霜疫霉病防治措施(1)采果后結合修剪,剪除枯枝、病枝、弱枝和過密枝條,病果病葉,并集中燒毀,冬季及時清園,對過度蔭蔽的樹冠適當修剪,確保果園通風透光,全園噴500倍硫磺膠懸劑,或30%氧氯化銅300倍液,并在樹盤上撒石灰,減少越冬菌源基數。 (2)翌年春季,依據溫度、濕度的關系來預測,在抱子萌發時,噴藥防治,減少初次侵染來源(藥劑同上)。 (3)一般在幼果期和果實成熟前巧天各噴一次,病重的果樹在春梢期與花蕾期各噴一次;若遇梅雨季節和經常性的悶熱雷陣雨天氣,要增加噴藥次數,每10天噴一次。藥劑可選用58%甲霜靈錳鋅500--800倍液,或90%乙磷鋁500倍液,或50%烯酞嗎琳1 500倍液,或72%霜脈錳鋅600-800倍液。注意在果實著色期,不能使用銅制劑,含代森錳鋅的藥劑也要慎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