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香蕉褐緣灰斑病_香蕉褐緣灰斑病圖片_香蕉褐緣灰斑病防治技術
香蕉褐緣灰斑病別名 香蕉葉斑病 香蕉褐緣灰斑病分布為害褐緣灰斑病是香蕉主要的葉斑病,病株葉面受害率20%-80%,造成嚴重減產。 香蕉褐緣灰斑病癥狀發病初期,在葉面出現與葉脈平行的黃褐條斑,初期只有2mm左右,隨后逐步擴展為長橢圓的棱形斑,長達40mm;后期病斑變黑色,病斑中央灰色,周緣黑褐色,其上產生稀疏的灰色霉狀物;病斑 多時葉片自下而上干枯死亡。 香蕉褐緣灰斑病病原病原為無性態香蕉尾抱菌Cercospora musae Zimm.,屬半知菌亞門:有性態香蕉生球腔菌均Mycospherella musicola Leach.,屬子囊菌亞門。 香蕉褐緣灰斑病發病規律褐緣灰斑病是香蕉常見的性病害,主要有3種,即褐緣灰斑病、灰紋病和煤紋病,其中以褐緣灰斑病 為害為普遍。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病部或病殘物上越冬,分生抱子借風傳播,在香蕉生長季節輾轉為 害,開始發生于老葉,后逐漸蔓延部嫩葉。病株葉片受害率為30%,嚴重時達80%以上,產員可降低3 成以上。 該病發生和流行與密植、高肥偏氮、高溫多濕有關,感染適溫為25-29`C.在1周內25-29℃連續50小時以上,相對濕度95%時容易感染,在3周內降雨達76mm時,也易感染。該病通常在6-9月高溫多濕時。土壤排水不良,密植情況下發生嚴重,病菌會感染蕉果,引發蕉果黑星病、炭疽病、紋孔病等,降低香蕉品質。 香蕉褐緣灰斑病防治措施(1)防治香蕉葉斑病要堅持預防為主、綜合防治原則。要加強栽培管理,合理排濕,蕉園該干則干,該濕則濕,畦面濕潤疏松;增施農家肥,中后期注意控制氮肥用量,合理搭配氮、磷、鉀三要素肥料。蕉園全年應及時防治害蟲,保持蕉園清潔、通風透光。發病的枯葉要及時割除,并立即在園外燒毀。 (2)在防治上,以噴藥保護為主,尤其臺風暴雨后及時補噴,保護傷口,減少發病。噴藥防治應掌握在香蕉抽生有13-15片葉時,或在發病初期,蕉株老葉開始出現水漬狀,以及在大風暴雨過后進行。藥劑選用香蕉專用的25%丙環哇乳汕1 000倍液,或300g/L苯甲·丙環唑乳油1500倍液,這些藥劑屬廣譜、低毒、內吸性劑,并且具有保護和作用。尤其是苯甲·丙環唑還可兼治后期發生的黑星病和炭疽病,一經施用,其有效成分可迅速被莖、l咔部吸收,很快向上傳導,香蕉葉片吸收后能抑制病菌形成抱子,制止病斑蔓延和在田問傳播,噴后2小時即可被完全吸收,不怕雨水沖刷,藥效期長達25天以上。初發病時每隔20-25天噴1次,在香蕉抽蕾前15天、現蕾時及斷蕾后套袋前這3個階段分別噴藥保護, 此時噴藥防治葉斑病,能使蕉株至少保留綠葉9-11張,以保證蕉果正常灌漿和飽滿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