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桃蚜_桃蚜圖片_桃蚜防治技術
別名:煙蚜、桃赤蚜、菜蚜、膩蟲 分布為害桃蚜,同翅目,蚜科。桃蚜主要有桃瘤蚜、桃粉蚜、繡線菊蚜等,在桃樹上發生早晚及為害癥狀特點不一。國內分布廣泛。 發生規律3種蚜蟲的發生規律大體相似,例如發生世代數均為1年10余代,越冬蟲態和場所相同,都以卵在果樹的芽腋、樹皮裂縫等處越冬。為害部位都是葉片,有轉移寄主為害的習性,發生為害盛期一致,都在4-5月份和10月份兩個為害高峰。因此,防治適期亦相同。 為害特征成、若蟲群集葉背刺吸汁液,致使葉緣向背面縱卷成管狀,被卷處葉面肥厚凹凸不平,呈淡綠色后變成桃紅色,嚴重時全葉卷曲緊似繩狀,終致干枯或脫落。果實隨之變型脫落。 桃粉蚜及繡線菊蚜,為害特征類似。成、若蟲群集于新梢和葉背刺吸汁液,被害葉失綠并向葉背對合縱卷,卷葉內積有白色蠟粉,嚴重時葉片早落,嫩梢干枯,排泄蜜露常致霉病發生。 防治措施(1)開花前,噴施5%啶蟲脒·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,或10%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,殺滅越冬蟲卵。 (2)末花期,越冬卵孵化后進入為害盛期,及時噴施30%桃小靈乳油2500倍液,或4.5%氯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,或70%吡蟲啉水分散粒劑4000倍液,或20%啶蟲脒乳油2000倍液。 (3)花凋謝5-7天,用藥液涂干,將40%氧化樂果,或50%對硫磷乳油稀釋20-25倍液,用毛刷蘸藥液涂在樹干上部和主枝基部,涂6cm寬的藥環,涂后用塑料膜包扎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