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葡萄白腐病_葡萄白腐病圖片_葡萄白腐病防治技術
葡萄白腐病別名葡萄腐爛病、葡萄穗爛 葡萄白腐病分布為害白腐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。各地均有發生,北方產區果實損失率15%-20%,嚴重者高達60%以上,甚至絕收。南方高溫高濕地區發病更加嚴重。 葡萄白腐病癥狀該病主要為害葡萄果穗,亦為害新梢和葉片。果穗受害,先在果;蛩胼S上形成褐色的水漬狀病斑,逐漸擴大致果;蛳虏康墓氚l育受阻,果粒皺縮或發軟。果粒發病,初呈淺褐色水浸狀腐爛,后迅速蔓延全果。果面密生灰自色小粒點,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,嚴重時,常全穗果粒腐爛。果梗穗軸干枯緞縮,果粒易脫落。有時病果不落,失水干縮成僵果,懸掛在蔓上,長久不落。新梢受害,病斑一般多在傷口處,呈水漬狀,淡褐色,邊緣色較深,不規則形。病斑迅速縱向擴展,成黑褐色、不規則大斑,表面密生灰白色小粒點。當病斑繞新梢一周,上部枝葉即變褐,逐漸枯死。后期表皮剝落,露出絲狀的維管束組織。葉片感病,多從葉緣開始,初呈水漬狀、褐色、近圓形的小斑,逐漸擴大成同心輪紋狀的褐色近圓形大斑,其上著生灰白色小粒點,以葉背和葉脈兩邊為多,后期病斑常干枯破裂。 葡萄白腐病病原病原為白腐盾殼霉菌,屬半知菌亞門。 葡萄白腐病發病規律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、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病殘體和土壤中越冬,在沒有腐爛的僵果基部子座組織內可存活4-5年。翌年春末夏初,在適宜條件下,產生新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,靠雨水飛濺傳播,通過傷口或果實的蜜腺侵人靠近地面的果穗及嫩枝,引起初侵染。發病后,產生新的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,在生長期多次再侵染。病害潛育期為5-7天。發病盛期一般在7-8月。高溫高濕、多雨、雹害、管理粗放、病蟲及機械損傷多、土質粘重、排水不良,枝條過密均利于發病。果實越近成熟越易感病。 葡萄白腐病防治措施(1)落葉后結合冬剪,徹底病果穗、病枝和落葉,集中燒毀。 (2)改善架面通風條件,剪去過密枝蔓;田間操作盡量減少傷口;適當提高果穗離地面的距離;增施有機肥料,改善土壤結構。 (3)對于套袋葡萄在套袋前要噴2次藥劑防治,不套袋的發芽后也要噴藥3-5次。藥劑可選用78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,或9%白腐露克可濕性粉劑400倍液,或50%福美雙可濕性粉劑600-800倍液,或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-800倍液,或1:0.75:200波爾多液。近成熟時盡量不用波爾多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