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葡萄褐斑病_葡萄褐斑病圖片_葡萄褐斑病防治技術
葡萄褐斑病別名葡萄斑點病、葡萄褐點病、葡萄葉斑病,葡萄角斑病 葡萄褐斑病分布為害葡萄褐斑病分布于各葡萄產區。多雨年份和管理粗放的果園易發生,特別是葡萄采收后忽視防治易引起病害大量發生,造成病葉早落,削弱樹勢,影響產量。 葡萄褐斑病癥狀葡萄褐斑病僅為害葉片。在葡萄葉片上發生的褐斑病有兩種:病斑定形后,病斑直徑在3-10mm的稱為大褐斑;病斑直徑在2-3mm的稱為小褐斑病。褐斑病一般在5-6月份開始發病,7-10月份為發病盛期。葡萄大褐斑病的癥狀因品種而異。發病嚴重時,病葉干枯破裂,往往早落,病斑呈近圓形或多角形,邊緣褐色,中部有黑色圓形環紋,邊緣外層呈暗色濕潤狀。葡萄小褐斑病,在病葉上呈現退色小斑,中部顏色稍淺,后期天氣潮濕時,可在病斑背面產生黑霉狀物,即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。 葡萄褐斑病病原病原為大褐斑病葡萄假尾孢菌;小褐斑病座束梗尾孢尾孢,均屬半知菌亞門。 葡萄褐斑病發病規律高溫、高濕的氣候條件,是葡萄褐斑病發生和流行的主導因素。因此,夏季多雨的地區或年份發病比較嚴重。由于伏旱,雨季向后推遲至9-10月,這時氣溫較低,不利于病害的發生,因而為害較輕。此外,果園管理粗放、施肥不足、樹體衰弱時,也有利于發病。 葡萄褐斑病防治措施(1)秋后徹底果園落葉,集中燒毀或深埋,以減少或消滅越冬病源。在葡萄生長期問,要注意果園排水,及時打頂、剪副梢,加強通風透光,降低果同濕度,并適當增施有機肥料,促使樹勢生長健壯,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,以減輕病害的發生。 (2)在發病初期,綜合防治葡萄黑痘病、炭疽病,可以噴施1:0.7:200波爾多液,或65%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-600倍液,每隔10-15天噴1次,連續噴2-3次,有良好的防治效果。由于病害一般從植株下部葉片首先開始發生,后逐漸向上蔓延,因此,第1、2次噴藥要著重噴植株下部的葉片,并注意葉片的上、下部要噴灑均勻。也可用10%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3000-5000倍液,或25%丙環唑乳油3000-5000倍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