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葡萄黑腐病_葡萄黑腐病圖片_葡萄黑腐病防治技術
葡萄黑腐病分布為害 葡萄黑腐病是一種世界性的葡萄病害,美國密西西比河東部葡萄產區的毀滅性病害。我國在比較炎熱和潮濕的地區較重。各葡萄產區都有發生。 葡萄黑腐病癥狀主要為害果實、葉片、葉柄和新梢等部位。該病癥狀與房枯病相似,房枯病主要為害果實,很少為害葉片。而黑腐病果實、新梢、葉片、卷須和葉柄等均可受害。 (1)枝干:葉柄或新梢出現深褐色、長橢圓形稍凹陷的病斑,上面產生許多黑色小粒點,新梢生長受阻。 (2)葉片:病斑多發生在葉緣處,初為紅褐色近圓形小斑點,后擴大成邊緣為黑色,中間為灰白或淺褐色的大斑,直徑可達3-4cm,病斑上長有許多黑色小粒點,排列成隱約可見的輪環狀。 (3)果實:在漿果上腐爛的癥狀首先是變淺褐色,軟腐,出現圓形斑點,斑點迅速擴大,在2-3天內漿果全部褪色,腐爛的漿果不久萎縮,經7-10天變成黑色、堅硬、多皺的僵果,那些可能留下的果實,仍附著在葡萄串上。萎縮干枯的漿果表面被那些侵染進去、引起可見的狀的抱子堆覆蓋著,這些似的抱子堆在葉、卷須和枝蔓的病斑上也可檢查到。 葡萄黑腐病病原病原為無性態葡萄黑腐莖點霉菌,屬半知菌亞門。有性態葡萄球座菌,屬子囊菌亞門。 葡萄黑腐病發病規律病原分生孢子萌芽需要10-12小時,在7-37℃之間孢子均可萌發,但以22-24℃為適宜。不同葡萄品種對黑腐病抗性有明顯差異,歐洲系統葡萄較發病,美洲系統葡萄較抗病。高溫、高濕利于該病發生。管理粗放,肥水不足、蟲害發生多的葡萄園易發;地勢低洼、土壤豁重、通風排水不良果園發病重。南方果粒成熟期氣溫26.5℃,濕潤持續6小時以上,該病易發生或流行。 葡萄黑腐病防治措施(1)黑腐病菌可隨苗木遠距離傳播,在引種時應注意檢疫。黑腐病流行地區,盡可能選用抗病品種。 (2)病殘體,減少越冬菌源。做好秋冬季的修剪和清園工作,翻耕果園土壤。 (3)發病季節及時摘除并銷毀病果,剪除病枝梢,減少田間再侵染。新建果園要嚴格檢查引進苗木,剔除病株,及時排水修剪,降低園內濕度,改善通風透光條件,加強肥水管理,增施有機肥,及時鏟除行問雜草,控制結果量,增強樹勢。果實進人著色期,用半透明紙袋套果穗隔離,有一定防病作用。 (4)早期噴藥對一防治黑腐病是非常重要的,芽前噴波美3-5度石硫合劑。芽后噴藥,用15%安福1500倍液,或10%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2000-3000倍液,或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-600倍液,或52.5%杜邦抑快凈水分散粒劑2000-3000倍液,或1:0.7:200倍式波爾多液,或70%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,或64%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-600倍液,或7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,或50%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,或50%混殺硫懸浮劑500倍液。使用時期:一是當新芽長到20cm時;二是開花前3-5天;不是在開花后立即噴藥;四是在開花后10至14天;五是間隔10-20天噴1次藥,直到果買接近成熟止。如果葉子上已顯示出黑腐病或生長季節潮濕時要經常噴藥。 |